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1日電 (許婧)化學學科教授走進文科學生園區會產生哪種化學反應?與發表Nature、Science的頂級學術大咖近距離接觸是什么感受?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成員談理想話擔當又將為青年學子帶來怎樣的思想啟發和思維激蕩?
11日,上海師范大學學生生活園區舉行隆重的駐樓導師工作室入駐啟動儀式;瘜W與材料科學學院化學教工第一黨支部與園區學生黨支部簽訂了共建協議書,支部十位教授成為學生生活園區首批駐樓導師。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葛衛華,副校長張崢嶸為“化學教工第一黨支部學生生活園區駐樓導師工作室”揭牌并為首批十位駐樓導師頒發聘書。
葛衛華說,學校積極探索將基層黨建和大學生思政工作深度融合、同頻共振,是為了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更好地整合育人資源、凝聚育人力量、創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實效。接下來,學校還將進一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聚合校內外各類育人資源,把學校領導力量、管理力量、教師力量、思政力量、服務力量壓到教育管理服務學生一線,實現育人主體、時間、空間三個維度的有效協同。
此次進駐學生生活園區的教工黨支部是上海師范大學首個獲批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黨支部,依托教育部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立,連續兩年獲得學校教職工黨支部教學科研戰斗堡壘指數第一名。支部成員中近半數是正教授,學術成果豐碩,在Nature、Science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重要論文;瘜W教工第一黨支部積極參與育人工作,進駐學生生活園區后其成員將結合自身教學科研經歷,圍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選擇科學事業意味著巨大的犧牲和無限熱愛”“新時代的擔當與使命”等主題開展“駐樓導師沙龍”系列活動。努力將駐樓導師工作室打造成為發揮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輻射力和引領力的新途徑、創新高校學生園區黨建工作模式的新探索、推進市級“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示范學校建設的新品牌。這是高校學生園區黨建工作模式的新嘗試,也是學校進一步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的新探索,同時為更好發揮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輻射力和引領力創造了新途徑。
上海師范大學學生生活園區黨建服務中心一貫注重將黨建引領和學生思政有機融合,先后在園區黨支部推廣注冊報到制、亮牌公示制、積分管理制、教育長效制、書記圓桌派、項目申報制、心愿認領制等七項制度,組織開展“新思想理論讀書會”“黨員先鋒崗”等園區支部主題活動,以黨建引領園區治理,讓黨員帶頭做好示范,讓學生黨員在生活園區平臺上能夠“找組織、亮身份、嚴管理、強教育、促交流、搭平臺、做貢獻”。據悉,學生生活園區還將策劃“校領導面對面”“企業家午餐會”“人生導師”“立德勵言”等大學生思政教育活動,將育人力量和育人資源有機延伸、深度融入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空間,努力將園區打造成為集學生思想教育、師生交流、知識分享、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教育生活園地。(完)
注: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注明出處!
編輯:許婧